创新设计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导师组介绍

发布者:郑家义发布时间:2025-07-20浏览次数:10


一、导师组简介

创新设计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于2023年,致力于推动设计服务制造业迈向价值链高端。“创新设计与产业发展”导师组由多位在各自领域内有丰富经验的教授、副教授、博士及行业专家组成。团队具有国际化视野,团队成员毕业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德国杜伊斯堡-艾森大学、东京都立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与日本、英国、澳大利亚、德国等高校知名学者建立交流合作关系。团队长期在设计学交叉学科深耕,更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支持。导师组成员学术背景多元,涵盖了设计学、经济学、电子信息等多个学科领域,为学生提供了跨学科的学习与研究机会。该导师组依托上海电机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交叉学科资源和丰富的行业资源,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设计能力和产业洞察力的复合型人才。

二、导师组联系方式

联系邮箱:zhuy@sdju.edu.cnliubm@sdju.edu.cn

三、导师团队主要研究方向

  1.创新设计与产业发展、商业模式与服务设计;

  2.智能生成式设计、人工智能融合设计创新;

  3.文化创意设计、艺术疗愈设计与情感分析;

  4.智慧场景与空间设计、微纳卫星应用创新设计。

四、导师组近年代表性成果

“创新设计与产业发展”导师组在教学、科研与实践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近年来,导师组成员指导学生参与了多项国内外设计竞赛和科研项目,获得了多项荣誉和奖励。教学方面,指导学生获得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全国金奖,东方创意之星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国赛金奖;科研方面,编写蓝皮书《中国高端装备创新设计发展报告》,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优秀奖、上海市产学研合作一等奖。

五、导师组在研科研项目

1.编写《中国高端装备创新设计发展报告》;

2.教育部新农科教育研究与改革项目:新农业文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创新实践研究;

3.上海市大学生文创实践基地建设项目-上海电机学院文创实践基地;

4.铁路文创产品设计与产业化开发服务;

5.数字平台设计规划与运营;

6.智能文创产品设计研发;

7.沪郊民宿农旅文创产品设计。

六、导师组成员



   刘博敏,男,经济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现任上海电机学院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研究生处处长。上海财经大学访问学者(2021)。英国金士顿大学进行短期研修(2015、2017)。历任上海电机学院教师、机械学院副书记兼副院长、设计与艺术学院创建院长,服务设计国际联盟(SDN)上海发起人、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金融学、创新设计与产业发展、商业模式与服务设计等研究。主持完成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教高厅函(2020)1号)、上海市大学生文创实践基地((HJWX20200611))、上海市文创产教融合引领项目、发表包括SSCI、CSSCI、在内的学术论文20余篇,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优秀奖、上海市产学研合作一等奖、上海市教委立功嘉奖、上海电机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指导学生获得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全国金奖。


  

 朱彦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同济大学,现任上海电机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工业设计中心主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高级研究学者(2018-2019)。主要研究方向为工业设计、人工智能融合设计创新,作为第一作者SCI期刊发表情感分析、主题建模和语音交互论,主持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门上海市一流课程、2门上海市重点课程,获东方创意之星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国赛金奖、第十七届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国赛一等奖、第六届全国数字创意教学技能大赛国赛二等奖、和第三届上海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2023年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出版三部全国艺术设计专业规划教材和两部专著。







           侯佳,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德国杜伊斯堡-艾森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创意设计、用户需求分析。主持上海市优秀青年基金项目1项,闵行区科普项目1项,参与完成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上海市大学生文创实践基地建设项目、上海市文创产教融合引领项目。主持企业横向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核心期刊6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外观设计专利10余项


郑家义(刘博敏导师组),男,副教授,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创设计与理论、非遗手工艺创新设计。近5年发表CSSCI论文2篇,其他核心论文4篇;主持上海市学校美育专项课题1项,主持、参与其他各类课题10余项;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优秀指导教师奖1项,校教学成果奖1项,主持各类课程建设多项。



王瀚飞,男,学博士毕业于东京都立大学系统设计专业,现任上海电机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产品设计系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产品服务系统设计、服务设计、质量工程、风险分析以及设计理论。近三年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质量管理与产品服务系统领域发表SCI期刊论文3篇、EI会议论文3篇;以共同作者身份发表SCI期刊论文3篇,EI会议论文10余篇。于2021-2024期间获得日本文部省科学奖学金支持完成博士学位2023年,参与日本东芝公司神奈川县服务质量评估项目,主持横向项目1项。

   黄喆,男,讲师,清华大学设计学博士近三年来,共发表8篇学术期刊论文,出版1本著作。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3CSSCI、1篇北大核心、1篇AMI、1篇《光明日报》等论文。2022年,参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团队主持的“海尔文化馆展陈空间设计项目”获得德国IF设计奖。主要研究方向生成式产品设计、人工智能、交互产品设计、智慧场景设计、空间设计。2017年,赴美国帕森斯设计学院、纽约视觉艺术学院、普瑞特艺术学院学术交流考察;2013年,赴美国罗切斯特理工学院、阿尔弗雷德大学纽约州立陶瓷学院学术交流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