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期,设计与艺术学院的同学们分赴企业一线,开展深度实习实践。他们在产品设计、界面设计、人工智能、材料分析等多个前沿领域,将理论知识与真实项目相结合,全面锻炼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取得了丰硕的实习成果。
工业设计卓越2311班的同学们在不同企业中承担了实质性设计任务。蒋仁杰同学协助项目经理对接客户,负责需求沟通与方案推进,系统提升了三维渲染及Keyshot、PS等软件的应用能力,显著增强了设计表达和团队协作水平。沈屹玮同学全程参与产品开发,通过Keyshot完成高质量效果图设计,并通过头脑风暴深化了对用户调研和创意发散的理解。吴寒玥则分阶段完成宠物名牌雕刻机的小程序界面设计及热池建模渲染工作,她表示“从优秀设计案例中汲取灵感,极大启发了我的创作思路”。赵彦桢同学独立负责项目中“首页功能区”“个人中心”等核心模块设计,运用Figma组件化方法高效推进迭代,并依据用户反馈持续优化体验,展现出优秀的适应与学习能力。方嘉允同学在三个月实习中深入参与AI产品设计,拓展了行业前沿认知,同时他还观察到初创企业的团队管理特点,并通过暑期AI教学锻炼并提高了沟通能力与责任意识。
与此同时,工设卓越2411班作为大一新生,在长三角先进材料院完成了为期一个月的预实习项目,此次经历对他们具有特殊意义。尽管同学们刚刚完成大学第一年的学习,但已展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适应能力。在实习中,他们不仅参与了热重分析、高速拉伸试验、金相试样制备与观测等基础实验操作,还深入了解了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等大型精密仪器的原理与应用。预实习期间,同学们分组轮岗,体验了从样品接收、前处理、实验测试到数据分析与报告撰写的完整流程。特别是在材料性能测试环节,大家亲手操作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测定金属材料的强度、塑性与韧性指标,直观理解材料力学行为与微观组织之间的关联。此外,同学们还协助工程师进行实验数据整理与可视化工作,运用Origin、ImageJ等软件完成图表绘制与结果分析,并参与客户沟通会议,了解科研服务行业的运作模式与需求特点。
对于大一学生而言,此次预实习不仅是专业知识的初步应用,更是一次重要的职业启蒙。通过提前走进实验室和科研环境,同学们对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研究方法、技术规范与职业道德有了感性认识,激发了深入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实习结束后,实习单位负责人表示,本次本科生预实习活动展现出的严谨态度、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令人印象深刻,活动既强化了同学们的专业技能,又培养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两批同学虽实习岗位和内容各异,但均体现出产教融合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显著成效。实习不仅使同学们巩固了专业知识,更在跨部门协作、客户沟通、时间管理和职业规划等方面实现突破。企业方普遍认为,同学们展现出良好的敬业精神、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为项目推进注入活力,也为未来行业储备了可靠新生力量。
此次暑期实习是上海电机学院推进产学协同育人的重要实践,有效助力学生在真实生产与科研环境中成长蜕变。学生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积累经验、明确方向,为未来职业发展筑牢根基,也为工业设计、材料工程及相关交叉领域带来蓬勃动能。